目录
3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
4、地理信息数字化描述方法
5、空间数据的类型和关系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正文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3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
1、地球空间模型
地球的自然表面
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,自然表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不规则曲面。
水准面
假设当海水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,从海平面延伸到所有大陆下部,而与地球重力方向处处正交的一个连续、闭合的曲面
- 海水有潮汐,时高时低,所以水准面有无数个。
- 水准面的特性是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。
- 不能用数学公式表达
大地体
被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
大地水准面: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
地球椭球体
起伏是微小的,且形状接近一个扁率极小的椭圆绕短轴旋转所形成的规则椭球体
说明:
视为球体:在制作小比例尺地图时(小于1:500万),因缩小程度很大,可以把地球视为球体,忽略地球扁率。计算更简单,半径约为6371千米。
视为椭球体:制作大比例尺地图时(大于1:100万),为保证精度,必须将地球视为椭球体。
参考椭球体
在某一局部,与大地水准面符合得最好的一个地球椭球体
基准面
- 地心基准面:使用地球的质心作为原点,使用最广泛的是 WGS 1984
- 区域基准面:特定区域内与地球表面吻合,大地原点是参考椭球与大地水准面相切的点,例如Beijing54、Xian80
总结
练习题2.1
相对同一地理位置,不同的大地基准面,它们的经纬度坐标一样吗?
地球椭球体与大地基准面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?
答:相对同一地理位置,不同的大地基准面,它们的经纬度坐标是有差异的。
椭球体与大地基准面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。
因为基准面是在椭球体的基础上建立的,但椭球体不能代表基准面,同样的椭球体能定义不同的基准面。
2、地理空间坐标系
球面坐标系统
- 天文地理坐标系
- 大地地理坐标系
意义:GIS中的空间数据是地球表层的数据,即使把地球表面看成是一个椭球面,球面坐标也难以计算距离、方向、面积等参数,需将球面坐标转换成平面坐标,形成平面直角坐标
大地地理坐标系
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起来的坐标系。- 地心大地坐标系
- 参心大地坐标系
平面直角坐标系统
3、地图投影
定义(什么是)
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过程(怎么进行)
投影的实质:经纬度坐标 —> 笛卡儿平面直角坐标系
分类(有哪些)
- 投影面形状
- 方位
- 圆锥
- 圆柱
- 投影面位置
- 正轴
- 斜轴
- 横轴
- 投影变形
- 长度
- 面积
- 角度
- 等距投影:沿某一特定方向上的距离不变。
- 等角投影:投影前后角度不变。
- 等积投影:投影前后面积不变。
- 投影面形状
选择(哪个合适)
- 各国家的地理信息系统投影—-与该国基本地图系列所用的投影系统一致
- 各比例尺GIS投影—-与相应比例尺的主要信息源地图所用的投影一致
- 各地区GIS投影—-与所在区域适用的投影一致
- 所用投影以等角投影为宜(形状不失真)
- 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一般以一种或两种(至多三种)投影系统为其投影坐标系统,以保证地理定位框架的统一
常用投影
- 高斯—克吕格投影(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):
1:50万、 1:25万、1:10万、1:5万、1:2.5万、1:1万、1:5000 - 兰勃特Lambert投影(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)
1:100万
- 高斯—克吕格投影(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):
4、地图对地理空间的描述
空间对象
点:有位置,无宽度和长度;抽象的点
线:有长度,但无宽度和高度;用来描述线状实体
面:具有长和宽的目标;通常用来表示自然或人工的封闭多边形;一般分为连续面和不连续面
连续面:等值线表示。可以根据等值线的疏密,判断制图对象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
不连续面:用面状符号表示,符号的轮廓线表示其分布位置和范围,轮廓线内的颜色、网纹、或说明符号表示其质量特征。
2.地图的分类
内容:普通、专题
比例尺
- 大:> 1:10万
- 中:1:100万 < && <1:10万
- 小:< 1:100万
5、遥感影像对地理空间的描述
- 卫星遥感可以覆盖全球的每一个角落,航空遥感可以快速获取小范围的详细资料。
- 遥感影像对空间信息的描述主要是通过不同的颜色和灰度来表示的。
- 地物的结构、成分、分布等不同,其反射光谱特性和放射光谱特性也各不相同,传感器记录的个种地物在某一波段的电磁辐射发射能量也各不相同,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和灰度信息。
综上,通过遥感影像可以获取大量的空间地物的特征信息。
4、地理信息数字化描述方法
对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描述,就是要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地理事物的形状。
计算机显式描述空间实体(栅格数据结构)
河流:栅格中的一系列像元。这些像元都给予相同的编码值或者用相同的颜色、符号、数字、灰度值来表示。
PS:每一个地理实体的形态都是由栅格中的一组像元来构成。
计算机隐式描述空间实体(矢量数据结构)
河流:定义了始点和终点的线及某种连接关系来描述
PS:地理实体的形状和位置由一组坐标对所确定。
5、空间数据的类型和关系
空间数据的分类
- 空间数据按数据结构分类:
矢量数据、栅格数据等
- 按属性分为:
空间定位数据、非空间属性数据 - 按几何特征分为:
点、线、面、体
- 空间数据按数据结构分类:
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
- 空间:空间对象的位置及与相邻对象的空间关系或拓扑关系
- 属性:空间对象的专题属性
- 时间:空间对象随着时间变化引起的空间、属性的变化
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
拓扑性质:图形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,但图形关系不变
拓扑变换:任意拉伸,压缩,但不能扭转或折叠拓扑元素
- 点:孤立点、线的端点、面的首尾点、链的连接点。
- 线:两结点之间的有序弧段,包括链、弧段和线段。
- 面:若干弧段组成的闭合多边形。
关系分类
- 拓扑邻接: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
- 拓扑关联: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
- 拓扑包含:空间中不同类或同类但不同级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(一般只谈面状要素的包含关系)
- 拓扑连通:空间图形中弧段之间的拓扑关系。
拓扑关系表
![](https://img-blog.csdnimg.cn/20190420092802745.png?x-oss-process=image/watermark,type_ZmFuZ3poZW5naGVpdGk,shadow_10,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0RhbkJvX0M=,size_16,color_FFFFFF,t_70)
点、线、面三种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
拓扑关系的意义
- 可以确定一种地理实体相对于另一种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关系,这种空间关系不随地图投影而变化;
- 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
- 作为工具,重建地理实体。
练习题2.1
- 如何为地理实体建立可用于确定特定位置的坐标系?
答:
- 如何建立地球表面的几何模型?基于地球表面模型,怎么逐步建立坐标系?为什么要进行地图投影?
答:地球表面是曲面,地图是平面的,他们之间需要映射。这种映射就是投影
- 地理空间实体的三要素有什么?他们之间的拓扑关系是怎么样的?
答:点、线、面。关系:邻接、关联、包含、连通
-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?地理信息的数字化描述方法是什么?
答:空间特征、属性特征、时间特性。显性描述(栅格)和隐性描述(矢量)
- 什么是拓扑性质;拓扑变形包括什么?
答:性质:图形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,但图形关系不变。变形:任意拉伸,压缩,但不能扭转或折叠
- 拓扑邻接、拓扑关联;
答:拓扑邻接: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。拓扑关联: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
- 空间实体抽象三个层次。
答:空间概念数据模型、空间逻辑数据模型、物理数据模型
原文链接: http://enofeng.github.io/2021/07/22/GIS复习【II】/
版权声明: 转载请注明出处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