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较长,建议从目录选取感兴趣内容,然后Ctry+F搜索、跳转
目录
1、GIS概念
2、GIS构成
3、GIS的功能及应用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正文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、GIS概念
一、数据与信息
数据
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数字、文字、符号、声音、图象等符号。
信息:
用数字、文字、符号、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、事物、现象等的内容、数量或特征,向人们提供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,是生产、建设、经营、管理、分析和决策的依据。
关系
-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
- 信息是数据的内涵与解释
- 形与质的关系
- 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才成为信息,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,成为信息。
二、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
地理信息
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、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,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。
特性:
- 空间分布性
- 数据量大
-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
地理信息系统
在计算机硬件、软件系统支持下,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(包括大气层)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、存储、管理、运算、分析、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。
GIS定义的理解
- 物理外壳:计算机的技术系统
- 操作对象: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
技术优势:
- 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
- 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
- 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
- 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
- 地理过程的演化模拟和空间决策支持功能
2、GIS构成
1、基本硬件构成(单机)
2、GIS硬件组成
- 局域网
- 广域网
3、GIS软件组成
4、GIS数据(空间数据、属性数据)
- 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、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
5、“3S”关系
3、GIS的功能及应用
1、GIS基本功能
- 数据采集与编辑
- 数据存储与管理
- 数据处理和变换
- 空间分析和统计
- 产品制作与显示
- 二次开发和编程
数据处理:
数据变换:
投影变换、几何纠正、比例尺缩放、误差改正和处理
数据重构:
数据拼接、裁剪、数据压缩、结构转换、格式转换
数据抽取:
类型选择、窗口提取、布尔提取、空间内插
空间分析和统计:
- 路径分析
- 生成数字高程模型
2、应用领域
- 测绘制图
- 资源管理
- 城乡规划
- 国土监测
- 环境保护
- 国防军事
练习题1.1
- 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(60年代)
- 我国的GIS发展自20世纪(70年代初)起步
- 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起步于(加拿大)
- (MAPGIS)是中国的
- GIS脱胎于(地理学)
原文链接: http://enofeng.github.io/2021/07/22/GIS复习【I】/
版权声明: 转载请注明出处.